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热点资讯1年前 (2022)发布 ivye
38 0 0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供图/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庄严肃穆,国旗下半旗。约3000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肃立。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同一时间,南京市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国家公祭献曲》的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16名礼兵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之后,蔡奇发表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蔡奇指出,可以告慰遇难同胞和先烈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奋斗拼搏,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蔡奇强调,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蔡奇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蔡奇讲话后,85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六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三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无限期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主持公祭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务委员王勇、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和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出席。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东部战区、江苏省、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国内相关主题纪念(博物)馆、有关高校和智库专家代表,宗教界代表,驻宁部队官兵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延伸

铭记历史,考古学者正让更多抗战遗迹重现天日

13日,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举国上下同悼无辜遇难的同胞。

铭记历史就是最好的缅怀。孟庆旭,身为一名考古人,近两年,他和他的团队在致力于东北抗联遗迹的考古发掘工作,让更多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遗迹重现天日。

“经过2021、2022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我们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内,已发现3000多处抗联相关遗迹,这是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孟庆旭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是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

1931年,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同年12月,东北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在中共磐石县委的组织下正式成立。杨靖宇将军等抗日民族英雄曾在此浴血奋战。

这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下辖磐石市市区西20公里外群山中的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即在抗联后人的指认下被发现,但人们并不清楚遗址的具体范围到底有多大。

经过两个年度的系统考古调查,孟庆旭等考古学者确认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包含八家沟、生财沟、金家沟、姚家沟等15个区域,分布范围达32平方公里,其中许多遗迹遗物是首次被发现。

“初步研究可见,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依托自然环境,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简单的军事防御体系,利用简陋的武器,依托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孟庆旭说。他们还确定了遗址内的联络线路和防御预警机制等基本情况。

东北抗联常年在白山黑水的密林之间与侵略者展开周旋,因为需要隐蔽自身,抗联战士们留下的痕迹往往处在深山密林间,且多为地窨子等简易的人造工事,难以发现。这让考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调查中,孟庆旭和团队不仅初步厘清了遗址的范围、遗迹的数量,还得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结论。比如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带有火炕的房屋遗迹,证明抗联战士曾在此正常生活;一批农业生产工具的出土,则证明深山内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曾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说明其曾是稳定的根据地,并非单纯的游击区。

“这打破了以往对东北抗联单纯打游击战的认知,他们也曾建立稳定的长期根据地。”孟庆旭说,“这些发现为东北抗联革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实物资料。”

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抗联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全省发现抗联旧址133处,并依托已经保护成型的遗址遗迹开发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这些革命历史文物转化为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新出土的一些文物,也第一时间在当地进行了展示。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设立了专门的“黑土地 红石魂”考古成果展览,供人们参观学习。

孟庆旭所带领的考古团队从事这项工作已有5年,接下来,他们计划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展开更大范围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出来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抗联遗迹,为一代代国人铭记历史,留下最直接的依据。”孟庆旭说。

本版文/新华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