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农历2023年1月27日),日本探讨为新冠病毒改名。
日本探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更名,或删去“新型”二字。
通过更改名称,删除名称前面“新型”二字,以减轻这一病毒的特殊性,促进社会向正常生活的回归。
早在1月27日,日本已正式决定在5月8日把新冠病毒在《感染症法》上的定位下调为与季节性流感相同的“5类”。2月10日,日本政府又宣布,计划在3月上半旬放宽针对新冠的口罩佩戴指南,允许个人自主决定室内和室外是否均需佩戴口罩。
2月16日,日本新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1347人,死亡172人。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日本《感染症法》上的定位下调至5类,厚生劳动省正在讨论将“冠状病毒感染症2019”等作为新名称的候选。
日本共同社16日报道称,眼下已有多个新名称方案,今后将在由专家组成的感染症小组会进行讨论。据相关人士透露,预计“新型”两字将消失,以强调与旧名称的不同。
目前《感染症法》上的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报道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2月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疾病名称定为“COVID-19”。该名称由“冠状病毒病”英文缩写COVID与接到感染病例报告的2019年组合而来。冠状病毒感染症2019相当于该名称的日文译名。
日本在2020年2月将新冠病毒定位为《感染症法》上的“指定感染症”,并采取了建议住院等措施。2021年2月,日本将其变更为可采取更广泛对策的“新型流感等感染症”。
日本政府决定从今年5月8日开始将其定位调至5类。下调后不属于《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的对象,不能通过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等限制行动。
来源:综合齐鲁晚报、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
(转自:正观新闻)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